
很多新手朋友在研究抓包 IPTV 数据的时候,会遇到各种奇怪的播放地址:
👉 igmp://239.xx.xx.xx:1234
👉 rtp://
239.xx.xx.xx:9000
👉 rtsp://xxx.xxx.xxx/PLTV/88888888/224/322122xxxx/10000100000000060000000000xxxxxx_0.smil
看起来只是前缀不同,其实背后就是 IPTV 的不同协议。今天就带大家轻松了解一下 IGMP、RTSP 以及常见地址格式。


IGMP,全称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,中文叫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。它就是 IPTV 里最常见的 组播直播 协议。
原理上组播和广播(给网络里的所有人都发送一个消息)有点相似,但是组播会划分一个更小的范围,并且这个范围里面设备的名单会同时由客户端和主机端进行维护,路由器会根据不同的组别来转发不同的数据。

特点:
✅ 只能看直播
✅ 地址稳定,很少变化
✅ 需要IPTV内网 IP
✅ 强制鉴权(更安全)
在 IPTV 播放地址里,如果你看到:
igmp://239.x.x.x:端口
那就是组播地址。它的工作方式是 一对多:路由器维护一个“组”,谁请求加入,就能收到相应的直播流。


RTSP,全称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,中文叫 实时流传输协议,常用于 IPTV 的 回放和点播。
该协议用于创建和控制终端之间的媒体会话。媒体服务器的客户端发布VCR命令,例如播放,录制和暂停,以便于实时控制从服务器到客户端(视频点播)或从客户端到服务器(语音录音)的媒体流,有时候也会将其称为时移。
原理上 RTSP 和常见的 HTTP 协议比较相似,也就是 一对一,下面这个图可以帮助你理解。

你在观看节目的时候,可以随意的后退暂停,也可以自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,不用加入别人的组,整个资源都被你一个人享用。
特点:
✅ 支持直播 / 回放 / 点播
✅ 地址常是公网 IP
✅ 可暂停、快进、拖动进度条
✅ 鉴权因地区不同(有的地方要内网 IP,有些地方带动态参数容易失效)
常见格式是:
rtsp://xxx.xxx.xxx/PLTV/88888888/224/3221225890/10000100000000060000000000725782_0.smil
💡 适合:爱折腾、需要时移功能的用户。


有时候你会看到 IPTV 源是:
rtp://239.x.x.x:端口
RTP,全称 Real-time Transport Protocol,通常和 IGMP 配合使用,属于 点对点单播。
特点:
✅ 有些盒子/应用使用rtp://
播放组播流
✅ 和igmp://
本质上都在跑组播,但写法不同
✅ 兼容性差异:有的播放器只认rtp://
,有的必须用igmp://
所以:
👉 igmp:// 和 rtp:// 都可能代表组播,只是不同厂商/机顶盒的写法差异。


igmp:// 和 rtp:// → 都是 组播源,直播专用,稳定但受限于运营商IPTV专网。如需公网观看,需转为单播并将IPTV专网与公网融合。
rtsp:// → 常见于 点播/回放源,部分地方可直接在公网使用。
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